冬去春来,时不待我,转眼2024年已经过去两个月,华东师大科研团队取得了哪些新进展?我们整理了今年1月、2月部分科研成果,一起来看看。
【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领域】
1.实现GHz级高速可切换光场调控
高速、高效的多自由度动态光场调控是光学领域一个重要挑战。近期,澳门梅高美登录_澳门美高梅网址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程亚教授和李林研究员团队与南京大学的科研人员合作,通过将超构表面与铌酸锂薄膜(LNOI)集成光子芯片结合,实现了光场的高速动态调控,并首次成功展示了GHz级可切换的波前整形,为高速动态光场调控提供了全新的思路。相关工作发表于 Advanced Photonics,研究生钟浩宗、郑勇、孙嘉程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程亚教授、李林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
2.在表观遗传修饰DNA紫外光诱导超快动力学机理研究领域取得进展
在基因DNA序列中存在部分具有微小化学结构变化的核酸碱基,这些碱基在基因表达的表观遗传调控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由紫外光诱发的皮肤癌中,有大约30%突变位点与该类碱基有关。
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陈缙泉教授团队, 针对表观遗传修饰位点多是DNA紫外光损伤突变热点问题,建立模型表观遗传修饰DNA双链分子,利用超快时间分辨光谱技术结合量子化学计算,首次在DNA双链体系中揭示了电荷转移三重态的超快生成过程。相关成果于2024年1月9日发表在 J. Am. Chem. Soc.上。
原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3c04567
新闻链接:/info/1094/65535.htm
3.内壳层镱原子光钟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徐信业教授团队在国际上首次精确测量了镱原子中基于内壳层电子跃迁的1695nm新钟跃迁的绝对频率值,并找到研制相应光钟所必需的光晶格的“魔术波长”精确位置;进一步精确测量了与1695nm内壳层跃迁相关的一些重要的物理量,如超极化率、张量极化率和超精细结构能级的磁偶极系数等;最终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内壳层镱原子光钟的闭环锁定,即初步实现了内壳层镱原子光钟。
以上研究成果已于2024年2月20日在线发表在 Physical Review X 上。
原文链接:https://link.aps.org/doi/10.1103/PhysRevX.14.011023
新闻链接:/info/1094/65620.htm
4.实现超灵敏中红外时间拉伸光谱
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曾和平教授与黄坤研究员团队在超灵敏中红外光谱探测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发展了宽波段、高分辨、超灵敏的中红外上转换时间拉伸光谱测量技术,展示了单光子探测灵敏度与亚波数光谱分辨率,可为痕量检测、红外遥感和医学诊断等应用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