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专业,潜心耕耘,在前沿领域不断探索,2024年3月至4月华东师大的重要科研成果,一起来看!
· 大赛获奖:华东师大荣膺2023全球“未来产业之星”大赛多项大奖
2023全球“未来产业之星”大赛获奖名单公布,在这场国内首个面向未来产业的大型国际性赛事中,华东师大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杨长研究员、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姜雪峰教授、生命科学学院刘明耀教授领衔的项目从全球的500多个项目中脱颖而出,分别荣获“未来产业超能奖”(人才组)、“未来产业风云奖”(人才组)和“未来产业风云奖”(项目组)。其中,杨长研究员的参赛项目是“未来产业超能奖”中唯一获此殊荣的高校项目。
杨长研究员领衔的《光伏关键基础薄膜:透明导电薄膜》项目瞄准传统透明导电薄膜成本高、卡脖子、P型透明导电薄膜产业空白的痛点,自主研发无毒环保的新型透明导电薄膜,为光伏产业提供了更高效、更新型的优化薄膜,开拓了国内外P型透明导电薄膜市场的新天地。
姜雪峰教授团队领衔的《化学合成与化学降解》项目,成功突破了真实废塑料降解过程中的放大、能耗、成本、装置等系统性瓶颈问题,实现了多种公斤级废塑料常温下的低能耗降解及高值回收。这一技术不仅降低了处理过程的能耗和成本,还促进了废弃资源的循环利用,为未来产业领域的塑料升级降解开辟了新的道路。
刘明耀教授创办的上海邦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长期深耕基因编辑治疗领域,其中基因编辑治疗β-地中海贫血症、非病毒PD1定点整合CAR-T,以及UCART等项目已经取得优异临床效果,相关技术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此次参赛的《攻克实体瘤——降本增效创新型CART细胞的开发及应用》项目属于邦耀生物搭建的第五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平台,展现了公司在创新药物研发与转化方面的强大实力。
新闻链接:
· 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领域
01 超流液相环境中分子超快振动耗散动力学实时追踪
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吴健教授团队在超流液相环境中分子碰撞耗散超快动力学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利用氘气分子离子(D2+)的超快振动作为探针,实验上首次实现超流氦纳米液滴中分子振动波包弛豫退相干动力学的实时追踪,观测到140fs时间尺度的超快振动耗散过程,揭示带电分子离子与液相环境强烈碰撞相互作用机制,为溶液化学反应的微观动力学研究奠定重要科学基础。研究成果以“Femtosecond collisional dissipation of vibrating D2+ in helium nanodroplets”为题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该工作由澳门梅高美登录_澳门美高梅网址吴健教授团队、南京理工大学陆瑞锋教授团队合作完成,澳门梅高美登录_澳门美高梅网址为第一完成单位。澳门梅高美登录_澳门美高梅网址吴健教授、张文斌研究员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研究生强俊杰、周莲蓉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103/PhysRevLett.132.103201
02 构建四自由度全光量子隐形传态体系
信息传输容量是衡量量子信息体系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荆杰泰教授研究团队充分利用量子纠缠源的高容量特性,构建了四自由度超纠缠态,将该超纠缠态与全光量子隐形传态协议相结合,构建了四自由度全光量子隐形传态体系。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模式四自由度全光量子隐形传态的保真度总是可以超过相应的经典极限,展示了该体系的高容量优势。该研究成果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第一作者为刘胜帅研究员,通讯作者为娄彦博研究员和荆杰泰教授。
原文链接:
https://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132.100801
03 实现高灵敏和高鲁棒性的中红外上转换光谱测量
在中红外光谱中,提升探测灵敏度、降低噪声对测量的影响并避免扫描结构对中红外光谱至关重要。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愕教授团队利用基于量子关联的波长-时间映射方案实现了具有单光子探测灵敏度的中红外上转换光谱测量,无需依赖于光谱仪、干涉仪或阵列型探测器,有效降低噪声对测量的影响,为样品非破坏性检测提供新方法。研究成果以“Mid-infrared single-photon upconversion spectroscopy enabled by nonlocal wavelength-to-time mapping”为题发表于Science Advances。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dl3503
04 揭示光诱导无机双分子反应形成C-H键超快动力学
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吴健教授研究团队在光诱导分子超快反应动力学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实现激光诱导无机双分子反应形成C-H键超快动力学的精密测量与相干调控,揭示最简单的从无机到有机的星际化学反应机制,为分子间相互作用形成新化学键的有效调控提供新方法。研究成果以“Ultrafast photoinduced C-H bond formation from two small inorganic molecules”为题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澳门梅高美登录_澳门美高梅网址为第一单位,吴健教授、张文斌研究员、倪宏程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博士研究生姜哲俊为论文第一作者,博士研究生姜哲俊和黄昊分别主导论文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4-47137-3
05 在拓扑磁体中发现三维范霍夫奇点
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袁翔教授研究团队利用自主搭建的强磁场红外光谱系统在拓扑磁体EuCd2As2中发现了三维范霍夫奇点。通常,范霍夫奇点被认为仅存在于一维和二维系统中,在三维系统中十分罕见,少数的例子也往往是在准二维的层状三维晶体中。研究团队的这一工作发现了严格的三维外尔半金属系统中也允许存在范霍夫奇点。研究成果以“The discovery of three-dimensional Van Hove singularity”为题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博士研究生吴闻彬和施泽平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袁翔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4-46626-9
06 实现单次多幅超快复振幅光学成像
相位作为光场的一个重要分量,承载了许多强度成像无法揭示的独特信息,对于理解和分析物体的内部结构和性质至关重要。然而,传统的超快光学成像技术大多无法同时获取强度和相位信息,这严重限制了对超快动态过程的全面理解。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张诗按教授领衔的联合研究团队巧妙地将压缩感知原理、相干调制成像与时空偏转成像深度融合,提出了一种可以同时实现定量超快强度和相位成像的压缩感知型相干调制超快成像技术。该研究成果发表于Physical Review Letters,共同第一作者为博士研究生金诚挚和之江实验室徐英明博士,通讯作者为齐大龙研究员和张诗按教授。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103/PhysRevLett.132.173801
07 构建全光量子态远程克隆协议
在量子信息领域,借助量子纠缠态实现的量子态远程克隆协议是重要的量子信息协议之一。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荆杰泰教授研究团队利用高增益低噪声的光学参量放大器和光学分束器网络在实验上成功实现了全光学的量子态远程克隆协议。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全光量子态远程克隆协议,两个在空间上分离的用户同时实现了对初始量子态的克隆,并且克隆保真度超过了相应的经典极限。此外,该协议可实现宽带量子态远程克隆,展示了该体系的高容量优势。该研究成果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共同第一作者为娄彦博研究员和博士研究生吕颖慧,通讯作者为刘胜帅研究员和荆杰泰教授。
原文链接:
https://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132.160803
· 人工智能领域
01 提出链路建模和预测的新型拓扑表征框架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张凯教授团队、药学院/人工智能新药创智中心李洪林教授团队和复旦大学类脑研究同行在TPAMI发表论文,提出了一种变革性的链路表征与建模方法,为链路预测和跨域分析带来巨大优势。该方法将链路形成所需离散拓扑变换为连续分布函数,解决了图神经网络解释性低和拓扑信息损失等问题;同时,在多元化网络跨域分析中建立了链路形成的共性模式,为理解复杂网络组织规律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图为跨领域复杂网络链路的多样性图谱,包括桥状连结,放射状连接和社团连接三种共性模式
原文链接:
https://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10475559
· 化学科学领域
01 不对称炔丙基胺化及相关串联反应构建手性α-乙炔基叔胺及氮杂环
利用不对称催化高效获得手性化合物,是合成化学的前沿研究领域。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周剑和周锋教授团队在远程手性控制不对称催化反应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团队设计发展了空间受限的新手性传导型配体,实现了高对映选择性和底物普适性的普通炔丙醇衍生物的不对称胺化反应,为合成药物研发中具有重要应用的乙炔基取代手性α-叔胺以及串联合成具有氮杂手性季碳杂环化合物提供了高效的合成策略,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Chemistry。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7-024-01479-z
新闻链接:
澳门梅高美登录_澳门美高梅网址官网:/info/1094/65808.htm
科学网:https://paper.sciencenet.cn/htmlpaper/2024/3/20243209513699397821.shtm
02 发展新型两可活性试剂参与多组分反应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洪恺研究员团队与郑州大学李世俊/蓝宇团队合作,报道了钯催化α-碘代偕二硼酸酯与烯烃以及醛/亚胺的三组分反应,揭示了α-碘代偕二硼酸酯的两可活性。该方法条件简单、底物范围广,对各种类型的官能团和杂环都有着良好的兼容性,为快速构建多官能团化的含硼有机化合物提供了新的途径。该研究成果发表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
原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401050
03 手性可调轮烷分子用来改变液晶螺旋扭矩
分子、介观和微观尺度之间的手性信息传递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面,这在机械运动角度理解和通过人工体系来模拟仍然具有挑战性。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张亮研究员同澳门梅高美登录_澳门美高梅网址特聘教授David Leigh、格罗宁根大学Nathalie Katsonis合作报道,通过轮烷分子手性表达的动态调节将其转换为软物质系统中螺旋扭矩的变化,从影响大环构象的纳米级手性,到影响液晶相的厘米尺度手性,实现了跨长度尺度传递的手性信息的表达。相关成果发表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杂志。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02/ange.202401291
04 揭示分子结的机械化学性能特征
分子结广泛存在于高分子和生物大分子中,并显著影响它们的物化性能。但限于其结构复杂性,分子结的机械性能研究鲜有报道。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张敏研究员联合澳门梅高美登录_澳门美高梅网址特聘教授David Leigh和曼彻斯特大学Guillaume De Bo教授报道了分子水平上反手结(overhand knot)的机械断裂机制,证实结结构能显著削弱分子链的机械性能,对高分子聚合物和其他含有分子结结构的体系的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相关研究成果以澳门梅高美登录_澳门美高梅网址为第一单位发表于Nature Chemistry杂志。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7-024-01510-3
05 “绿色分子编辑”:四重重排反应实现多个化学键的精准断裂与重组